要说在农村,什么是最能体现邻里之间感情的,无疑最好的答案就是串门。
农村串门,目的可能有很多:找人说话,分享心中的喜与乐,悲与苦;去借人力物力,以解决家庭面临的实际问题;共同分担劳动,享受一起做活的幸福;真可谓是独乐不如众乐。
可以说农村串门,能展现的东西太多了,怎么理解都可以,在以前的农村,串门是最普通的农村交往,“串门”本身展示了良好的乡邻关系,所以那时候家家户户属于“我家大门常找开”那种状态。
串门,是农村交流感情的最纯朴的方式在我们小的时候,串门几乎每天都会发生。从孩子的角度看,邻居家的马牛羊狗,刚买的农具,刚盖的房子,刚买的电视,几乎都会引起彼此的兴趣。放学了到彼此家里看书看电视,在院里院外打打闹闹,有时候可能一直到大人都睡了,还在村东村西到处串着玩,可以说这样的童年,是很多农村孩子最美好的记忆。
对于大人来说,串门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。我小时候记得,母亲与四邻之间,或是在一起缝被补衣,或是在一起掏麦磨面,或是在一起纳千层底,或是在一起在院子里看电视,听戏曲等。
早晨起来的饭,几乎没有几个人在自家吃的,都是端着碗到邻居的门前,大家边吃边说边笑,说说村内外的新鲜事,聊聊麦地里的情况,有时候会说到谁家的菜香,谁家的面条更筋道,聊到兴处,还真的会到邻居家的厨房打上一碗,就是这么自然,没有任何拘束感。
串门是以前农村一切活动的表现形式邻居家里有矛盾,四方都来劝上一劝,帮忙说和,那时候的劝,真是掏心窝子的,因为互为邻里,家庭情况都非常了解,所以很多人,只要邻居一来,人就消气多了。
邻居地里需要犁耕耙拉,今天你上门借我们家的驴,明天我用一下你家的牛,或是板车,或是药桶,或是打气的筒,或是一把手电,有借有还,这就是热情。
串门能解决的事,还有很多。你的爱人可能就是串门时,邻居给介绍的,你的亲戚来访,家里没人时,可能就是邻居给照顾的,你有事出要出几天远门,家里的一切可能就是由邻居照看的。
邻居之间的和谐关系是“串”出来的一个“串”字,形象说明了农村人交往的核心,因为农村不比城市,在一个村里,邻居之间基本上都在“五服”之内,彼此都互相熟悉,这是亲情,但亲情之间,实际上还是“处”出来的,这个“处”又是“串”出来的。
在我的记忆里,有两个场景至今难忘:一个是季节到了深秋以后,邻里之间在院子里铺上“包单”(用几个化肥塑料袋子剪开,再拼成一大块的用品),把厚厚的棉胎拿出来,四邻之间的妇女,都集中到这里,一起缝被子,上午缝你家的,下午缝我家的,渴了有热水,饿了就在家里一起吃,在黄叶飘落时,院子里笑声一片,很是热闹。
一个是过年前,地里不忙了,家家户户准备年货,今天你家炸了丸子,端上一份送到我家,明天我家炸了“焦叶”,让孩子端一盆给邻居,大家就是这样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可以说过年不是一家过的,是一个村的人共同过的,是非常有意思的。
现在的农村,为何大门紧闭,没多少串门了?
串门这个乡里乡亲最朴素的相处方式,如今在冷落的农村,好像越来越淡化了。从现实看,以前农村敞开的大门,现在大多紧闭起来;以前喜欢把自己的家事与邻里交流,现在生怕别人知道自家的事;以前在一起劳动的快乐,现在都是各自为战,谁也没想主动去帮助别人一把,更重要的是,别人家现在也不需要。
没了“串门”这样的朴素情感交往,现在的农村人之间,越来越冷漠,农村的人气越来越淡,农村人之间的感情,没了以前的激情似火,农村现在给曾经的农村人太多的感叹与无奈。
为什么农村会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淡漠景象,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现实。你可以说是时代的变迁,你也可以说是农村已经不是以前的农村。
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农村人口,特别是农村青壮劳动的的流失,让农村失去了活力与生机,城镇化的加快实施,让农村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松散,不要说一个村的现在不熟悉,就是自己的邻居之间,也因为常年不在家,已经没有了以前那样朴素的感情,大家已经都变得淡漠,没有了共同的话题,当然也就没了“串门”的条件。
农村还会恢复到以前那样热闹的“串门”景象吗?回答是不太可能,时代变了,一切都将是新的开始,农村变了,不再是以前那样朴素且自然的农村!
![]()
![]()
![]()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