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渭南的秋日,向来是极有分寸的。夏末的溽热已悄然退去,却又不肯全然让位于秋凉,只在这两者之间寻得一个妥帖的平衡,恰如这开学之日,既非盛夏的喧腾,亦非深秋的萧瑟,乃是井然有序、安静和谐的。
清早行过街市,但见人影渐稠。小学生们着了新衣,背上书包大得几乎要将人压垮,然而脸上却放着光,那是一种混杂了羞涩与骄傲的光彩。家长们则多是谨慎的,一手牵着孩子,一手替他们整顿衣领,口中絮絮嘱咐些“听老师话”、“莫要与同学争执”之类的话。孩子未必全听得入耳,只是点头,眼睛却早已飞到校门口那一片喧腾之地去了。
校门内外,果然秩序井然。教师们排作两行,面上挂着恰如其分的微笑,既不过分亲热,也不显得疏离。他们大约已经演练多次,每个手势、每句问候都有其章法。新生们被引领着,如同小溪汇入大河,虽有微澜,终究是顺流而下。偶有一二幼童踌躇不肯前进,泪珠在眼眶中转着,教师便蹲下身来,温言劝慰,不消片刻,那孩子也就收了泪,怯生生地随着队伍去了。
教室里的景象更是有趣。桌椅纵横成列,墨黑的地板擦得发亮,反射着窗外的秋阳。孩子们端坐着,双手叠放桌上,背脊挺得笔直,俨然有了“学生”的气象。他们的眼睛却不安分,四下里张望,打量着陌生的环境、陌生的同窗,似乎在丈量着自己今后要驰骋的疆域。
操场上的梧桐已经开始落叶了,一片两片,轻飘飘地打着旋儿落下,不惊动任何人。树下有工友执帚扫除,竹帚刮过地面,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,与教室里隐约传来的读书声相应和,竟合成了一支奇妙的乐曲。
渭南的秋日开学日,便是如此过去了。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,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,有的只是秩序中的生机,安静中的活力。这何尝不是生活的本真?在井然有序中孕育无限可能,在安静和谐里藏伏惊天动地的力量。
明日太阳照常升起,孩子们照常上学,知识照常传授。岁月这般流转,不慌不忙,却从未停歇。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!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