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,自发形成的“小夜市”一旦遇到城管强势介入,立马冷清的没啥人了,“小夜市”的菜品质量很差,价格还挺高。
原来在渭南师范学院门口和对面,自发形成一个“小夜市”,眼看生意越来越好,人越来越多,突然有一天城管介入,给设置了十几个摊位,外包给经营公司经营,结果没多久,渭南师范学院门口就冷冷清清了,按理说,大学附近都是热热闹闹,毕竟上万学生的学校,带动附近多少产业。
我亲身到渭师院学院门口城管介入的固定摊位买了个夹馍,好家伙,菜确实差劲,明显都蔫的不像啥了,吃着一股子味道,尝了一口,扔了,就这,一个夹馍10块钱。可能我不是学生,嘴比较叼,城管弄的这哄哄学生应该还是可以的吧?。
自从城管介入后,渭师院正门的摊贩们,都搬到侧门,家属院门口了,一到晚上熙熙攘攘,好不热闹,这条路有百合苑小区,有师院家属院,学生也方便进出,越来越热闹了,结果今天路过一看,城管又来介入了,放了两排排小房子,看来是又给哪个经营公司弄上好事了,这也标志着,这条街快要凉了。
这条街本来就堵,到学生寒暑假能好一些,城管把这些房房设置在路沿石紧上面,代表着如果要买只能站在路面上买,岂不是让路更堵?让安全隐患更大?
另外,设置这些小房房,也是为了搞夜市,和人家小商贩的车车有啥区别? 我实在想不出,如果非说有些区别,那最大的区别就是能让一些人挣一些钱吧。
其实不难分析出来,小摊贩宁可推着车卖,宁可被城管到处打击,也不愿意租用城管设置的小房子进行经营,这是为什么?
一,灵活性,小摊贩自己弄个车车卖,今天生意好在这卖,明天生意不好在那卖,尤其是学校附近,受学生寒暑假影响很大,租了房房,学生放假了怎么办?没生意怎么办?一点也不灵活。
二,价格,听小商贩说,这房房是人家城管合作的公司统一管理,统一收费,费用不低呢,平常每晚也就卖四五十份饭,租了房房,一个月一半都得交租赁费。
三,自由,很多小商贩并不是天天来摆的,不是固定来上班的,对他们来说,租了这房房,就得天天来,有些小商贩还有别的工作,所以很不愿意。
最后,我觉得,对于这种自发而成的“小夜市”,在渭南唯一一个本科高校附近,能形成自然有他的独特之处,城管和街道办加以引导和规范就行了,没必要弄那么多小房房,钱,永远挣不够,城管这种油水大的单位,差不多就行了。
西安的高校附近都是如此,高校扎堆附近也没见城管过多干预,何况渭南,何况渭南就这一所本科高校。
一个城市,还得有一些烟火气。
![]()
![]()
![]()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!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