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社会民生] 今日辟谣(2025年9月19日)
2025年9月19日
误 区 牙齿正畸需终身佩戴保持器?
真相:这种说法不正确。保持器是绝大多数正畸治疗结束后需佩戴的装置,主要作用是帮助完成矫正的牙齿在新位置上进一步稳固。通过规范佩戴保持器与定期复查维护,可维持稳定的正畸效果,避免复发。保持器通常无需终身佩戴,一般建议拆除牙套后第一年内全天佩戴,随后根据牙齿保持情况,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改为夜间佩戴,最终过渡到停止佩戴。(来源:“健康中国”微信公众号)
通 报 安徽警方依法打击8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件
案例一:陈某编造传播“某企业霉菌超标”网络谣言案
近日,合肥公安网安查明,陈某(男,29岁)为牟取平台流量佣金,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某企业产品“被检出二氧化硫残留”“霉菌超标”等虚假负面文章,对企业经营造成恶劣影响,严重扰乱网络秩序。
案例二:陈某某编造传播“广元血案3死2伤”网络谣言案
近日,铜陵公安网安查明,陈某某(男,67岁)为吸粉引流,发布谣言文章《广元血案3死2伤 嫌疑持刀遁形》,称“一名男子因个人恩怨持刀刺死3人,刺伤2人”,误导网民关注和讨论,扰乱社会公共秩序。
案例三:裴某某编造传播“蚌医一附院误诊”网络谣言案
近日,蚌埠公安网安查明,裴某某(女,22岁)因不满医院对有关事宜的处置结果,伙同其亲属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含有“蚌医一附院误诊,出现医疗事故”的虚假视频,引发大量的网民浏览、点赞和转发,对相关医院造成严重影响,扰乱社会公共秩序。
案例四:何某某编造传播“杏花村抛尸”网络谣言案
近日,池州公安网安查明,何某某(男,44岁)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为“一个月前杏花村抛尸听说了吗”的谣言信息,误导网民关注和讨论,扰乱社会公共秩序。
案例五:宋某某编造传播涉某车企网络谣言案
近日,合肥公安网安查明,宋某某(男,50岁)因消费纠纷与车企产生矛盾,在多个互联网平台捏造散布涉某车企的3000余条虚假信息,对企业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进行恶意抹黑,扰乱社会公共秩序。
案例六:高某某编造传播“人贩子拐卖儿童”网络谣言案
近日,滁州公安网安查明,高某某(女,31岁)为博取关注,编造“人贩子拐卖儿童”虚假信息,并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,被大量网民浏览、转发,引发社会公众恐慌,扰乱社会公共秩序。
案例七:王某某编造传播“购买经济受损补助可以领取国家补助”网络谣言案
近日,滁州公安网安查明,王某某(女,55岁)为获取不法利益,在某社交平台发布“购买经济受损补助等两个项目即可9月3日进北京,同时可以领取国家补助”等有关政策谣言信息,误导网民关注、讨论,扰乱社会公共秩序。
案例八:于某某编造传播“合肥野生动物园发生小老虎咬伤儿童”网络谣言案
近日,合肥公安网安查明,于某某(女,45岁)为博取网络关注,利用AI工具拼凑外地热点网络事件,故意捏造“合肥野生动物园发生小老虎咬伤儿童”的虚假情节,并在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,引发网民讨论、关注,扰乱社会治安秩序。
以上人员均已被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。(来源:“安徽网警”微信公众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