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国网渭南供电公司] 班组建设 | 凝聚合力齐攻坚 携手并肩创佳绩
输电运检中心合阳输电运维班
凝聚合力齐攻坚 携手并肩创佳绩
为扎实落实省公司班组建设“成效巩固年”工作要求,深植班组建设“五大理念”,践行“双满意”工作导向,开展“拥抱AI 赋能未来”学习型班组创建活动,全面总结班组建设“321”典型经验成效,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开设“班组建设”公众号专栏,展示专业标杆班组亮点,持续提升班组建设水平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。
班长张全,中共党员,大学本科学历,高级技师,现任输电运检中心合阳输电运维班班长。
从事线路工作18年以来,始终秉承电力铁军精神。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当好线路排头兵”是他的工作信条,“保一方电网平安,照亮万家灯火”是他的责任使命。
自开展班组建设三年提升行动以来,合阳输电运维班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。
班组聚焦岗位职责清单的细化完善,将每一项工作任务明确到岗、落实到人,为高效执行打下坚实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对年度、季度指标进行层层分解,通过月度班组会议常态化复盘进度、解决问题,形成“职责—指标—绩效”的闭环管理机制。
持续聚焦岗位效能提升、员工素质强化和团队凝聚力打造,实现班组管理的标准化、规范化和精益化,班组整体战斗力、协同力显著增强,为全面提升综合运维能力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合阳输电运维班现有职工7人,包括班长、副班长、技术员、安全员四班委、3名工作负责人,平均年龄42.75岁。其中高级技师4人,技师2人,工程师1人,硕士研究生1人,本科学历5人。目前负责渭南市各区县所辖330千伏共计71条2377.493千米线路的运维、检修、技改、应急处理及各类督查性工作。
在班组建设深化推进过程中,班组始终以体系化思维筑牢管理根基。严格遵循“源头把控—过程管控—结果考核”原则,构建内部星级班组创建评价体系,通过量化标准明确努力方向。全面打造“人人肩上有指标、个个指标能评价、评价结果能兑现”的激励约束机制,大力弘扬“工作看行动、落实看效果、奖惩看贡献”的业绩导向,让绩效管理与薪酬分配的“指挥棒”作用充分彰显。
班组坚持“多劳多得、奖勤罚懒”原则,建立以岗位劳动差异为基础、工作业绩为核心、履职能力为支撑的工资差异化分配体系,真正让实干者得实惠、奋进者受激励。
激活人力资源效能是班组建设的关键抓手。班组秉持“整合资源要素”的工作思路,深入发掘每位成员的内在潜力与天赋特质,细致梳理个人定位与优势特长,精准匹配岗位需求,让每一位班组成员都能在最适合的位置上释放能量、发光发热。“人岗适配”的布局,不仅提升了个体成就感,更凝聚成团队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班组建设带来的管理模式变革尤为显著。通过进一步明确设备主人岗位职责,压实指标任务,工作推进方式实现了根本性转变:从过去“班长分配任务、员工被动接受”的传统模式,升级为设备主人主动对接中心月度计划,自主制定周计划、分解日任务的主动管理模式;从“班长统筹全局、单项突破”的推进节奏,转变为各项指标“齐头并进、协同发力”的有序格局,确保所有任务均能按计划闭环落地。
随着班组建设“321”工程的深入实施,团队面貌焕然一新。班组成员的主动性与责任心显著增强,线路督查巡视计划编排更趋详实周密,各设备主人对所辖设备的缺陷隐患实现动态跟踪、精准治理,推动运维设备健康水平持续提升。这一系列变化不仅优化了班组结构、细化了考核指标、提高了工作效率,更推动班组整体素质实现跨越式提升。
在提质增效与团队建设方面,班组持续探索创新路径。优化“指标-绩效”联动模型,新增“创新贡献”“协作能力”等柔性考核维度,让评价体系更立体、更贴合实战需求;深化与电科院的技术协作,依托中心“付鹏创新工作室”,聚焦防覆冰、防外破等行业难题开展联合攻关,累计突破3项关键技术瓶颈。同时,深耕“家文化”建设,针对青年员工量身定制个人成长计划,确保2025年实现青工个性化成长计划覆盖率100%。
下一步,合阳输电运维班将锚定目标、奋楫笃行。持续提升数智化设备应用能力,围绕“付鹏创新工作室”,班组将进一步点燃全员创新热情,营造“敢于创新、善于创新、乐于创新”的浓厚氛围,推动工作思路不断拓展、方法持续优化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与活力。